实施ISO14000环境认证管理体系过程是对企业的环境影响状况,资源、能源利用状况等方面的环境因素的一次全面地、系统地调查和分析的过程。要通过这一工作,使企业的各个部门对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的因素进行识别并加以评价,找出重要的环境因素加以控制或管理。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中,除对环境污染方面的控制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外,也要对能源、资源利用方面的分析和管理状况进行审核。
例如:某公司在建立管理体系后,为了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建立起了一整套管理制度。按部门每月对各种消耗做详细的统计、分析,并制定了提高能源和材料利用率的指标。
企业实施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可以通过对各种资源的消耗的控制,全面优化自身的成本管理,减少不合理的消耗,实现本钱的控制,因而可以使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ISO14000环境认证没有量的设置,以各国的法律、法规要求为基准:整个标准没有对环境因素提出任何数据化要求,强调了体系的运行以达到设定的目标、指标,并符合各国的法规要求;
ISO14000环境认证强调持续改进和污染预防:要求企业实施全面管理,尽可能把污染消除在产品设计、生产过程之中,并且要求企业注重进一步改进提高,环境行为持续改进;
标准强调的是管理体系,特别注重体系的完整性:要求采用结构化、程序化、文件化的管理手段,强调管理和环境问题的可追溯性,体现出整体优化的特色。
有意向的申请组织填写《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申请表》及其附件《认证信息调查表》,中心进行评审通过后与申请组织进一步联系,必要时进行现场访问,了解受审核方的基本情况和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情况,并作出书面报价。
在获得申请组织明确的合同签定意向并通过了合同评审后,双方签订《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服务合同》,SCEMS*审核组长自合同生效日起负责审核活动的开展与实施。
ISO14000环境认证阶段审核,受审核方将正式发布的环境管理体系手册、相关文件送交SCEMS,由审核组长根据认证要求组织进行文件审查,并将审查结果书面告知受审核方。如有不符合处,受审核方应作修改直至满足相应要求为止。
*二阶段审核,审核组将按照认证计划实施现场审核。审核要求覆盖申请认证全部范围并符合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全部要求。以抽样审核的方式进行。*二阶段审核将开出不符合项,并要求实施纠正。现场审核将给出书面的审核报告,宣布现场审核结果,告知是否予以推荐注册。
不符合纠正与跟踪验正,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可以通过评审受审核方递交的有关证据完成,必要时,也可以实施现场跟踪验证。因存在严重不符合项而未能通过现场审核时,应在被审核方完成整改后进行现场复查。复查工作按实际工作量另行收费。
ISO14000认证标准是在当今人类社会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如: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生态环境恶化、海洋污染等)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工业发达国家环境管理经验的结晶,其基本思想是引导组织按照PDCA的模式建立环境管理的自我约束机制,从到每个职工都以主动、自觉的精神处理好自身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不断改善环境绩效,进行有效的污染预防,终实现组织的良性发展。该标准适用于任何类型与规模的组织,并适用于各种地理、文化和社会环境。
ISO14000系列环境认证标准是为促进**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制定的。它是通过一套环境管理的框架文件来加强组织的环境意识、管理能力和**措施,从而达到改善环境质量的目的。它目前是企业自愿采用的标准,是企业的自觉行为。在我国是采取第三方独立认证来验证公司对环境因素的管理是否达到改善环境绩效的目的,满足相关方要求的同时,满足社会对环境保护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