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标准是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发的一套具有质量管理及质量保证性质的国际标准,是证明企业符合9001国际标准,企业是属于正规企业,也是体现企业软实力的一种公信力方式。拥有这个更有助于公司的销售和推广,实现企业长远发展。
企业需要准备的材料如下:
1、企业营业执照副本以及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复印件
2、企业计量及检测设备的检定报告
3、特殊岗位的上岗证书
4、包含质量手册及程序文件在内的一、二、三级文件
5、企业供销方面的资料
6、企业人力资源方面的资料
7、企业简介及现有员工数
8、管理评审、内部审核、满意度等资料
ISO9001质量认证审核前的专业培训,审核员并非都对受审核方的产品特点、工艺流程、关键过程等非常熟悉。因此,在现场审核前,审核组需要完成与受审核方产品和过程相关的专业培训,确保审核员具备与审核相关产品和过程的基本知识。
现场审核的控制是确保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关键,认证实施有效性集中体现在现场审核阶段,审核员应重点把握两个环节。一是要灵活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现场审核技巧。审核员应在深刻理解标准内涵的基础上,紧紧围绕审核目的,综合运用各种审核方法和技巧,全面、准确、客观地寻求审核证据。对于标准中的策划部分,应关注管理者的管理思路是否顺畅;对于标准中实施的部分,应关注生产现场实施的效果,抓住重点,有的放矢。另外,审核员应时刻保持对体系的整体性认识,关注接口活动的审核。就某一质量活动或事实,善于运用正向、反向的追踪方法,发现体系接口方面存在的不足。二是恰当作出现场审核结论,**体系有效性的评价。现场审核完毕,审核组在对体系的符合性做出结论的同时,更应对受审核方体系的有效性做出恰当的评价,重点评价体系实施后对受审核方的内部管理、作业现场、产品质量、顾客关系、自我完善机制等方面的影响,并就如何进一步增加有效性为受审核方提出体系改进和努力的方向。
不断提高审核员素质和能力是确保ISO9001质量认证实施活动有效性的根本
随着认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ISO9001质量认证审核员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活到老、学到老"的终生学习观是这一行业从业人员应该树立的,这也是不断掌握新知识、适应行业发展的惟一法宝。除了必须的知识技能外,在审核过程中,审核员要能够快速适应各种不同的环境,要善于观察、判断和分析受审核方的活动,还需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能够有效引导受审核方向利于体系自我完善的方向不断发展。
提高认证实施活动的有效性,是每个ISO9001质量认证机构和每位审核员时刻需要关注的问题,审核员只有在审核过程中不断提炼和总结,并注重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才能在审核过程中真正做到游刃有余、教学互长,积累起宝贵经验,认证机构才能实现对企业提供增值服务的承诺,我国的认证事业才能健康蓬勃发展。
企业申请ISO9001体系认证,前提是营业执照满三个月,有三证 1.营业执照 2.组织结构代码证 3.税务登记证
ISO9000系列质量管理和保证标准起源于英国BS5750标准,于1987年正式颁布(版)迄今已被近两百个国家或地区等同或等效采用。ISO9000标准的贯彻、推行以及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的发展为提高企业质量保证能力、减低企业采购/销售成本/风险、消除贸易壁垒等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为什么ISO9000族标准能有效地完善质量管理?
一、ISO9000族标准适应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的需要。任何产品或服务都是通过规范或技术标准来体现顾客需要的,但是如果提供和支持生产的组织管理体系不完善,就不可能始终如一地生产出满足顾客要求的产品。正是由于这方面的关注,导致了ISO9000标准--质量体系标准的产生。
二、 ISO9000族标准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在ISO9000标准的基本概念中,特别强调了过程控制,即ISO9000族标准是建立在所有工作都是通过过程来完成的这样一种认识基础上。换句话说,所有产品(服务)质量也都是在产品形成过程中形成的,要控制产品质量必须控制过程,控制过程体现了预防为主这样一种先进的质量管理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