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1体系评价
(一)概述
为了保持和不断完善ISO9001体系,应定期客观地评价ISO9001体系的现状,判定是否需要质量改进。在评价时应对每一个过程提出以下四个基本的问题。
1.所有的过程是否已经识别并对输入、转化和输出作出适当的规定?
2.实施过程的职责是否明确并予以分配?
3.确立的程序是否已被实施和保持?
4.通过提供所要求的结果,评定过程是否有效?
通过以上四个基本问题得到的信息可以评定ISO9001体系的有效性。标准提出了三种ISO9001体系评价类型,下面分别作出简要的说明。
(二)ISO9001体系审核
ISO9001体系审核是通过检查获得组织ISO9001体系运行中的信息和客观证据来评价对ISO9001体系要求的符合性和满足组织质量目标和要求的有效性,以便识别改进ISO9001体系的机会。
ISO9001体系审核可分为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内部审核是由组织本身或者以组织的名义进行,又称为方审核,它是组织自我完善体系的必要手段,并且可以以组织名义声明符合ISO9001体系要求的基础。
ISO9001认证:过程质量审核的方法
(1)过程质量审核方法
① 对质量控制点的过程,应根据“质量工序表”逐项对影响过程质量起主导作用的因素进行检查,检查是否按规定的方式进行控制,是否达到标准要求,并可通过检测加工的实物质量,验证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
② 对一般过程应根据对影响过程质量的六大因素(人、机、料、法、环、检)的一般控制方法进行核查,并可辅之以过程能力调查予以验证。
(2)过程审核程序
① 按“质量过程表”规定的各因素,逐项检查设备、工装、计量器具等的周期检定卡、维修保养制度,以及工艺方法、操作方法、工作环境等,审查这些因素是否按规定的控制方法执行,其结果是否**出规定的允许范围,并做好记录。
② 对不符合要求的因素,要进行分析,提出改进措施,填好过程质量审核表并经过.有关部门同意后,按规定方式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反馈质量信息。
③ 对审核中发现的重要问题或需要跨部门才能解决时,应由综合质量管理部门组织质量改进活动。
ISO9001认证:过程质量审核的目的
过程质量审核是对影响过程质量的各因素是否按质量控制计划所规定的要求进行控制、控制是否有效、能否适应等进行审查与评价。
过程质量审核的目的,就是通过审核,检查在生产现场是否按质量控制计划规定的措施执行、是否符合标准,评价其有效性,同时发现问题进行改进,以保证过程质量的稳定。
过程质量审核的内容:
① 操作者是否具备规定的能力或资格;
② 是否按图样、工艺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进行加工;
③ 设备、工装、刀具等是否符合要求,并且使用正确;
④ 原材料、毛坯、协作件是否符合要求;
⑤ 图样、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等是否完整、统一、正确、有效;
⑥ 是否按规定正确的开展质量检验工作;
⑦ 制造、装配现场环境是否良好;
⑧ 过程质量控制点的设置是否合理,控制的文件等是否齐全,能否真正起到控制的作用。
过程质量审核应根据管理部门的安排有计划的定期进行,审核的重点应是建立质量控制点的过程,以评定其质量控制活动。
开展过程质量审核,可有效改进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完善质量控制点的预防控制的作用,为改善过程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起到积极的作用。
产品质量好坏都不易在本过程上发现,只能在其后的总成试验(试漏过程)上才能做出判断。在试漏过程上设置控制点,虽然不能直接控制影响因素,但可提供散热器是否漏水的部位和频率的信息,然后通过直接的“热线”将这些信息及时地反馈给各有关焊接过程,使责任者掌握本过程产品质量的优劣,并通过统计的定量分析,找出影响焊接质量的主要原因,采取相应措施,调整和控制有关因素,使产品质量处于稳定状态,这样也可达到过程质量控制的目的